• alex
  • 2021-07-12 16:17:05
  • 0

深度:让考核不再“一地鸡毛”

训练营运营的过程中,部分学员在“绩效问答”环节当中提出的问题仅包含“绩效”两个字。但我知道,在所提出的相当一部分问题中,“绩效”仅仅是指绩效考核环节,并不是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,一般来说此类问题不管是理念方面还是技巧、方法方面,潜台词基本上不外乎“绩效考核该怎么做?不做又不行,做了又总会让公司内部鸡飞狗跳一阵子,甚至是一地鸡毛,是否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?”

之前也在学员企业中做过一些调查和了解,发现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:很多企业中,尤其是中层管理者经常会把绩效管理的问题理解的过于简单和片面,仅仅是为了绩效考核而考核,并未将考核上升到“企业管理”的高度,此种情况下,“鸡飞狗跳”和“一地鸡毛”也就不奇怪了。


图片

这里就需要再谈谈绩效考核和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。

训练营的课程中有提到过,绩效可以当做是我们心中所希望实现的目标,绩效管理就是实现该目标的管理过程,是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战略的系统。

既然为系统则意味着其中各环节应该是动态发展,且相关联和全面的,而绩效考核仅仅是绩效管理过程当中的环节之一。对于一个组织而言,如果只为了考核而考核或只为了薪酬分配而考核,那么考核就成了一个孤立、静态和片面且很容易遭人诟病的工具而已。

图片

绩效管理作为一个系统,简单说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环节:

(1)计划:即针对组织制定经营计划与管理目标,并将整体目标逐层分解到各级部门甚至每一名员工身上,同时制定对应的部门和岗位/员工的考核指标,在考核周期上,可以把全年的目标按工作内容分解到季度、月甚至是每一天;

(2)监督/辅导:以所制定的指标为导向(结果导向),指导和监督员工按计划开展工作,同时及时解决所发现的问题,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;

(3)评价:通过在绩效监督/辅导期间员工绩效实施的数据,按计划定期实施绩效考核,判断员工绩效是否达成绩效目标;

(4)反馈/激励: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原因分析,将信息反馈给相关人员,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(正向和负向激励),管理者需要指导和确保下一周期员工在本周期的基础上有绩效改进。

图片

这样一个可以类比于PDCA的过程就是绩效管理,也能够看出绩效考核作为绩效管理环节之一是与其他诸如计划、辅导、面谈、激励等环节是有强相关的,而绩效管理当然也会给企业带来莫大的好处:

(1)一套成熟、科学且适合的绩效管理体系,会把组织内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与组织战略目标紧密联系起来,确保大家“劲往一处使”来反哺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。

(2)将每一个员工的自身能力和岗位需求的匹配纳入到管理内容,也就是说员工要实现工作目标,就必须具备岗位需求的能力,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“人岗匹配”。在人员管理这方面,“哪里需要哪里搬”的砖头精神并不总是能够适用,而管理者的工作,除制定目标之外,还需要保证员工的能力符合岗位需求以达到目标,同时还需要给员工创造能够实现目标的条件,否则在周期末没有实现目标时,“秋后算账”无论是对组织还是对个人都是一种负面的打击。

(3)最后,考核的结果不仅是作为奖惩依据那么简单,而是需要对产生结果的行为进行复盘和反思,最终目的是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绩效能力,确保组织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。


图片

在了解过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联系和区别之后,我们就该知道,在组织中提起“绩效”时,应该上升到管理的层面,而不仅仅是考核,毕竟仅通过绩效考核是没办法达到管理目的的。而对于很多企业,尤其是刚起步的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而言,仅通过绩效考核就期望能够实现企业目标,那“鸡飞狗跳”和“一地鸡毛”则没办法避免。



上一篇:各司其职,才能为绩效管理提供组织保障

下一篇:没有了